English

评价作文标准之我见

1998-07-01 来源:光明日报 小臧 我有话说

学生作文是一种创造性劳动,选材千差万别,写作方式千变万化,要找到一个客观标准,较少带有阅卷人主观色彩地进行评价是十分困难的。评价标准是教学的导向,评价作文的标准是宽一点好,还是严一点好?是模糊一点好,还是精确一点好?就目前情况看,宽一点,模糊一点可能更好。给作文评分,说到底还是为了教和学,不是为了定等第、比高低。

有这样一个例子。老师教学生看图写话。面对正在给小树苗浇水的画面,学生写道:“哥哥在种树”。结果被老师判为错。标准答案是:“哥哥在浇水”。第二幅画面:大片成熟的麦子和两个正在捉蝴蝶的小孩。学生写道:“庄稼丰收了”。结果又是错。标准答案是:“小朋友在捉蝴蝶”。标准严了,对应的范围就窄了,甚至学生作答时还要揣摩教师的心理,求得与教师站在同一角度上看问题,以得到完全一致的答案。学生的思维活动如果被严格的评判标准局限在窄窄的范围里,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无从谈起了。

求异思维的培养一直是教学中的热门话题,教学评价使用的却是“求同去异”的标准。教学指向“求异”,检查要求“去异求同”,最终,教学和考试陷入一个不可自拔的怪圈。“异”中难免有错,但“异”未必全都是错的,创造性思维一定是在求异中产生。毛泽东曾说过,如果一个学生每道题都答对了,但没有创见,只能评60分,而如果其中有一道题回答得有创见,就可以评100分。但按照目前的教法,“创见”必为“异见”,只能纠正,如何能给100分?如果我们的眼界不够开阔,如果我们不是从全面发展的高度思考对学生的教育,那么错的往往是我们自己。当然,我们的评分标准不会有错,而是错在这种严格的标准与语文能力的培养无益。

从评价的角度考虑,我以为造成如此教法的原因有两个:

一是,求全责备。当然这首先是考试对学生的求全责备,而后,导致教师的教学对学生也求全责备。在上面的例子中,学生的回答可能不是最佳答案,但决不是错误答案。为“求全”把基本上是正确的回答也给否定了,学生无所适从。据说,美国氢弹之父泰勒大约每天产生的10个想法中有9个半可能是错的,但他并不在乎,因为每天只要有半个新想法是对的,积累起来他就能获得巨大的成功。在求全责备的教学中,尽管学生的思考错误要少得多,但决不会产生新想法,哪怕是比半个还少的新想法。标准的严格,只是培养学生的谨小慎微,评分的准确,只是规范学生照书本作答,这难道不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吗?

二是,精确评分。近几年,为了评分的精确,作文评分的规则定得很细,如何开头得几分,如何结尾得几分,中间过程得几分,何处点题得几分。这种定规则,按条条给分,起初是高考作文评分为了减少误差的一种方法,但也是一种不得已的方法。可近年却延伸到中考、小学毕业考试,甚至用于校内考试中。规则细了,就要照着规则写,还未动笔,文章已经让条条给框死了。一个六年级学生写作文《我为红领巾添光彩》,选题是春游时他们午餐的包装物弄脏了草地,看到后,想打扫干净,却又极想加入同伴的游戏队伍,最后还是清洁了环境。学生家长的文笔很好,帮他修改。学生捡废物的过程是简单的,文章落笔在思想“斗争”上。一评分,只得了三类文。原因是中间过程未展开,不符合几项具体的、针对中间过程的评分规则,当然丢分很多。拾起废物放入垃圾箱,还能如何复杂?不得已只好编造了半截香肠如何如何,泡泡糖粘在鞋上如何如何,再评,果然得了一类。

(作者单位:中央教科所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